据统计,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已达1.2亿,其中痛风患者超过万人,而且正以每年9.7%的年增长率迅速增加。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痛风病人很常见,但只有3岁的女童也得了痛风,就让人很惊讶了。
最近,广东惠州一位3岁女童痛风发作的新闻,出现在很多人的手机屏幕。我们的专业是痛风防治知识科普,看到这条新闻,第一反应不是惊讶,而是怀疑。在我们的认知中,儿童肾脏的尿酸清除率比成人要高得多,因此血尿酸水平的参考值更低(到微摩尔之间);儿童进食量少而且不饮酒,作息时间也比成人规律,因此,10岁以下的痛风非常罕见,更何况是3岁的女童。不少的痛风患者,从高尿酸血症进展为痛风,常常也需要数年的时间。
后来,和这条新闻相关的报道越来越详实,我们也开始逐渐相信它的真实性。尽管如此,“3岁女童痛风”仍然只是个案,普通人群不用过分担心,也不必“闻汤色变”,给孩子适量的喝些汤不会有什么问题。我们认为,这条新闻真正值得让人警醒的,是部分患者对痛风防治知识的无知或漠视,痛风的家族史似乎并没有给他们留下应有的记忆。
痛风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年龄依赖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痛风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男性人群中,40到49岁年龄段痛风的患病率最高,总体呈“U”型分布,女性人群的痛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可见,男性痛风发病率并不如女性那样随年龄而增长,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40到49岁年龄段男性所处的社会角色决定了他们饮酒量较大和饮酒频率高,从而使该年龄段男性痛风高发。
痛风的家族遗传除了和基因(痛风易感基因)相关之外,还可能与环境有关,即同一家族具有相同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随着中青年男性痛风发病率的不断升高,越来越多家庭里的孩子将被打上痛风家族史的烙印。对孩子来说,他们无法拒绝身体里那些父辈给予的、与生俱来的痛风易感基因,但他们可以拒绝不良的生活方式!对父母来说,与其无谓的担心痛风的遗传易感性,还不如积极行动起来,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远离痛风。
肥胖、大量摄入含糖饮料、高嘌呤饮食是儿童和青少年痛风的三大诱发因素。高热量饮食和缺少运动,是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外因;含糖饮料(可乐、果汁等)很受儿童欢迎,但果糖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引发或加重高尿酸血症;家长认为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需要大量营养补充,但高营养常常和高嘌呤划等号,比如”老火汤“。过犹不及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补充营养也应适度,现在的孩子很少缺营养,缺的是“均衡”。
和成年人痛风相比,青少年和儿童痛风具有以下特点:1、大部分有家族史,阳性率高达70%以上;2、血尿酸水平比成人高,24小时尿尿酸排出量大部分表现为增加;3、大多数患者为继发性痛风,多继发于先天性的酶缺陷或其他疾病;4、痛风肾和(或)尿酸性肾结石比较多见,意味着容易出现痛风的肾损害;5、病情重、预后差,治疗效果不理想。
小结一下:痛风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痛风防治的无知和漠视。儿童或青少年痛风,责任重在家长。
更多痛风防治知识科普和中医痛风问题咨询,可哪里治白癜风好单吃中药白癜风能治愈吗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oxiked.com/qxxzb/4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