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要心疼下被割了阑尾的宝宝三秒钟。。。。
在中医的眼里人体的任何一个器官都不是多余的,存在就有它的作用。比如很多长胆结石的被割了胆囊后心脏开始出现问题,胆属木、心属火、木生火,母亲都没了,孩子怎么可能会好。。。。之所以动不动就做手术是因为大家有一个错误的认知,认为中医是慢郎中调理身体可以,治病好像很难短时间看到效果,其实并非如此。早在多年前张仲景先生就可以用半剂药的功夫就把阑尾炎治好,既不需要做手术,也没有任何副作用,半天的时间就可以缓解病人的痛苦。下面院里的这个医案正是以仲景先生的大黄牡丹汤治愈的阑尾炎,受到现代药典的限制没办法像原方一样用大剂量的药,所以用了2剂药治愈,挽回了一条待宰的肠子。患者:张某、男、35岁主诉:上腹疼痛,按压有轻微的疼痛、没有大便,腹胀急诊CT检查:急性阑尾炎
舌相分析:痰阻中阳不足,腑气不通
处方:丹皮,桃仁,冬瓜仁,白芍,生苡仁,炙甘草,酒大黄,芒硝(冲服)生姜。水煎服日一剂x2剂.3.9郎中说思路:
这个医案就是典型的阑尾炎,用的是大黄牡丹皮汤。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加减化裁,阑尾炎在中医的说法其实就是阳明腑气不通引起的。中医的八大治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阳明腑气不通我们给他通腑泻下就好了。
当然有一些已经有化脓的或者穿孔了,那需要配合一些清热解毒的药,比如蒲公英、败酱草之类的不可单一的泻下,大致的方向就是活血通腑气泻下。
两剂药后患者就痊愈了,没有在复诊过,
以下是患者的反馈及热腾腾的感谢信!
▼
《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
本证多由湿热郁蒸,气血凝聚,热结不散所致。治疗以泻热破结、散结消肿为主。湿热邪毒内结肠腑,气血凝滞,则右下腹疼痛拒按;热盛肉腐,脓液内蓄,故局部肿痞;病在肠,与膀胱气化无干,故小便仍能自调;正邪相争,营卫失调,故时时发热、自汗恶寒。方中大黄泻火逐瘀,通便解毒;丹皮凉血清热,活血散瘀,二者合用,共泻肠腑湿热瘀结,为方中君药。芒硝软坚散结,协大黄荡涤实热,促其速下;桃仁性善破血,助君药以通淤滞,俱为臣药。冬瓜仁清理利湿,导肠腑垢浊,排脓消痈;是为佐药。本方攻下泻热与逐瘀并用,使结瘀湿热速下,痛随利减,痈肿得消,诸症自愈。
中医最重要的是随证治之,同一种病。病因不一样,治疗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以下是阑尾炎的几种病因:
一、瘀滞证
证候:转移性右下腹痛,呈持续性、进行性加剧,右下腹局限性压痛或拒按;伴恶心纳差,可有轻度发热;苔白腻,脉弦滑或弦紧。
治法:行气活血,通腑泄热。
代表方剂: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加减。
常用药物:大黄 牡丹皮 桃仁 冬瓜仁 芒硝 红藤 青皮 枳实 厚朴 丹参 赤芍
二、湿热证
证候:腹痛加剧,右下腹或全腹压痛、反跳痛,腹皮挛急,右下腹可摸及包块;壮热,恶心纳差,便秘或腹泻;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通腑泄热,利湿解毒。代表方剂: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加败酱草、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常用药物:大黄 牡丹皮 桃仁 冬瓜仁 芒硝 红藤 败酱草 白花蛇舌草 蒲公英 藿香 佩兰 薏苡仁 黄连 黄芩 生石膏
三、热毒证
证候:腹痛剧烈,全腹压痛、跳痛,腹皮挛急;高热不退或恶寒发热,恶心纳差,便秘或腹泻;舌红绛,反苔黄厚,脉洪数或细数。
治法:通腑排毒,养阴清热。代表方剂: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加减。常用药物:大黄 牡丹皮 桃仁 冬瓜仁 芒硝 红藤 黄芪 当归 穿山甲 皂角刺 元胡 广木香还有一种原因会引起阑尾炎:感冒的误治导致;中医说的太阳中风误下。所以别轻视任何小毛病,错误的治疗都会导致严重的症状发生。
温馨提示:此案只供参考,每个人的病理病机不一样切不可原方造抄,如需要问诊请联系群主辩证治疗!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oxiked.com/xyxzb/8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