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救助 > 扩张性心脏病 > 正文 > 正文

小儿神外千钧重担下的阳光雨露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19 16:46:44

一个国家的希望在儿童,一个民族的未来也在儿童。小儿神经外科是难度最大的外科专业之一,小儿神经外科医生的培养也是周期最长的,在国外通常需要有10年以上的成人神经外科工作经历的医生,才能从事小儿神经外科临床工作。

千钧重担之下,是人世间的阳光和雨露,因为孩子是每个家庭最大的希望。在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医院副院长兼神经外科常务副主任毛颖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神经外科主任鲍南教授、医院神经外科小儿病区主任宫剑教授、浙江大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沈志鹏教授等专家接受本报采访时呼吁,发展好小儿神经外科,呵护祖国的幼苗。

幼苗艰难:疾病与生活方式都有致命阴霾

沈志鹏告诉记者,小儿神经外科一般分为几类,第一类是外伤,交通意外、高处坠落等引起颅脑外伤、脊柱外伤。第二类是先天畸形,随着我国二胎开放,一些高龄产妇生育孩子,先天畸形的发病率相对会高,包括颅脑的先天畸形(脑积水、颅神经发育畸形等)、脊柱的先天畸形。第三类是肿瘤,儿童脑肿瘤是仅次于白血病的一类肿瘤,它的发病率在实体瘤里占到第一位。第四类是脑血管病。先天性的脑血管畸形在青少年或者在儿童中易发。最后一类是癫痫,通常采用药物治疗。

在鲍南看来,小儿神经外科疾病一部分来自先天,无法改变,但还有一些和自身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比如生活没有规律、熬夜、长期工作压力很大、长期心情很差等,都会容易导致疾病发生。“生活要有规律,不能过度沉迷于某一事物,比如酗酒、过度抽烟,或者沉迷于电子产品,我遇到一个先天性畸形的孩子,他的妈妈在怀他的时候休息在家,无所事事,天天拿着iPad看视频”。

鲍南告诉记者,近些年的趋势是儿童外伤增多。一方面由于父母没有照顾好孩子,孩子从床上、怀里、窗户摔下来,还有的孩子模仿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从窗户跳下去,以为自己能飞起来。另一方面,独生子女导致父母过度宠爱、溺爱,孩子抗挫折能力很差,有的时候父母望子成龙、“虎爸虎妈”,最后导致孩子跳楼。

鲍南说,“有个月里,我连续碰到三次(两个孩子跳楼、一个自己在家上吊自杀),上吊的孩子是小学五年级,父母工作很忙,孩子和爷爷奶奶生活,父母回来看到孩子成绩不好,责怪了孩子,孩子在学校压力本身就大,被逼急了就选择了自杀。”

更高境界:治好疾病,带来阳光

在小儿神外发展中,既要和国际接轨,又要要走出中国特色。宫剑表示,医院搬到新院以后,定位是国际高端神经系统诊疗中心。小儿神经外科也在力争达到这个层面。在学科建设上,医院走出了自己特色,提出精准医疗,从恶性肿瘤手术、放疗化疗,到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全面发展。该院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协作,对儿童恶性肿瘤进行分子基础的研究,试图找到靶向药物,改善患儿术后效果,减低复发率和转移率。

另一方面,医院率先建立起儿童神经系统肿瘤综合治疗中心。传统治疗是单纯做一次手术,现在则是给患儿全程治疗,全程跟进后期的治疗,“比如我们发现后期的放疗、化疗、靶向药物治疗效果非常好的话,就适当放宽对肿瘤切除程度的要求,来尽量保全患者的功能”。

宫剑说,他治疗的一个孩子,切除了脑内的良性肿瘤,孩子突然间对钢琴感兴趣,父亲就请一个家庭教师教他练钢琴,三年后参加了全国蒲公英钢琴大赛获得金奖。这件事情启发我们,小儿神经外科医生手术最高境界不仅仅是避免致残致死,而是保证手术治疗的同时,还有健全的人格、智力、体魄,回归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也是我们日后将要不断研究的医学领域--如何保证手术后让患者的认知功能能不受影响。

沈志鹏告诉记者,浙江大医院就在大力倡导无创理念,“儿童肿瘤大部分是恶性肿瘤,位置一般比较深。我们推崇的通过人自然的腔隙进行手术,比如说在视神经上面的肿瘤或者松果T区的肿瘤,人的脑子跟硬膜之间有腔隙,医院把脑子抛开,找到肿瘤进行切除,我们会利用脑跟硬膜之间天然的腔隙,通过腔隙进去切除肿瘤,腔隙非常小、血管比较多,手术难度很大,但是我们坚持积累经验,这已是我们的特色。”

沈志鹏说,再比如发病率非常高的脊髓拴系手术,以前手术肯定打开脊柱,患者术后长大,会有脊柱侧弯、脊柱活动障碍、脊柱强直等问题。最近三年,该院通过脊柱和脊柱之间的间隙进行微创手术,这样的手术不会损伤骨质,不存在后遗症的可能。

发展格局:理顺学科关联,建立培训体系

毛颖认为,小儿神经外科不是成人神经外科的缩小版,而是相对独立、有自己特色的学科。他认为中国小儿神经外科发展迅速,跟世界上的水平之间差距是很小的。他建议,政府在小儿神经外科的设置上面,应该条理化、清晰化。“目前,我国不同地方、医院的学科设置非常混淆,医院把小儿神经外科归纳在神经外科当中,作为神经外科的一个分支发展,有的把小儿神经外科归纳在小儿外科里。规范化培训时,小儿神经外科医生有的跟神经外科医生进行,有的跟小儿外科进行,各家不一。我希望,政府可以引导一部分神经外科医生到小儿神经外科,医疗单位要重视起来学科发展,建立起完整的小儿神经外科培训体系,这个培训体系和成人神经外科之间要有关联性,又要有独特性。”

专家观点

毛颖

医院副院长兼神经外科常务副主任

——小儿神外更需人文关怀

从事小儿神经外科工作,无论是医生还是病患,都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因为独生子女政策,一个小儿患者的背后,是一个家庭巨大的希望,家属对于诊疗的重视程度或对病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oxiked.com/kzxzb/9086.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救助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