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开展全县首例复杂类型房间隔缺损封堵介入手术,填补了我县在这一类结构性异常心脏病内科介入技术的空白,标志着我院心血管内科新业务、新技术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约占各种先天畸形的28%,指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情形。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不容小视,占出生活婴的0.4%~1%,这意味着我国每年新增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5~20万。房间隔缺损(ASD)为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是原始房间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致左、右心房之间遗留孔隙。由于心房水平存在分流,可引起相应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儿童可无明显症状,青年期后可逐渐出现心悸、气促、乏力等活动耐量减退的表现,后期可出现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房颤、房扑等并发症,房间隔缺损的治疗手段主要是开胸行房间隔修补或介入封堵。
患者路某,男,52岁,因心前区疼痛入院,既往有先天性心脏病病史,入院后心脏彩超示刚间隔缺损(中央型,约8mm),房水平左向右分流。患者入院后积极完善各项相关检查,综合评估患者病情,考虑到患者年龄、开胸风险及医疗费用,经我院心病科介入团队反复论证,经和患者家属沟通,决定采取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治疗方案,房间隔封堵术是穿刺股静脉鞘,通过输送鞘在超声引导下将封堵器植入并留置在缺损处以达到封堵目的,该手术具有不开胸、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术中未发生出血、封堵器脱落、血栓事件,术后房间隔缺损完全封堵。
明确患者无手术禁忌症,术前准备完善后,于05月26医院心内科高奋堂副主任医师指导下完成可我县首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术中成功穿刺右侧股静脉后,置入鞘管,在导丝指引下,送导管至肺动脉,沿导丝送入输送系统至心脏直至缺损处,再通过此系统送入一个封堵器,透视下依次释放封堵器的左房伞和右房伞,完全释放封堵器后,最后两个缺损及膨胀瘤被两个伞样封堵器完全堵住,床旁心脏彩超未见残余左房向右房分流,至此手术顺利结束,圆满成功。术程顺利,术后患者无明显不适。
此次手术是全县首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手术,手术的顺利开展,为我县广大先心病患者带来了福音,极大的方便了广大患者。(心血管内科党彪)
编辑
张孜寒
责编
巩永强
编审
王托勤
医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oxiked.com/fyxzb/9205.html